国企改革:深化提升行动的下一个篇章

元描述: 深入解读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最新进展,概述五年改革成果,分析未来方向,探讨如何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,以及如何面对“两非” “两资”处置等挑战。

引言:

国企改革,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演绎着新的篇章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,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,为国企指明了前进方向,指引着改革发展的航标。2024年,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,承上启下,意义重大。这一年,我们将见证国企如何突破改革瓶颈,释放更强大的发展动能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五年改革硕果累累:国企改革的新面貌

2015年以来,国企改革步履不停,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,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,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改革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,更体现在国企面貌的深刻改变。

1. 构建“1+N”政策体系,为改革提供顶层设计

2015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》正式印发,随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,共同构成“1+N”政策体系,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提供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,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。

2.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,激发企业活力

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,通过引入民营资本,优化股权结构,提升国企的市场竞争力。这一改革举措有效地激发了企业活力,推动了国企转型升级,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。

3.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,聚焦核心功能

国企改革不只是内部的调整,更要与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紧密结合。贯彻落实《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》,聚焦战略安全、产业引领、国计民生、公共服务等功能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调整布局结构、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。

4.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

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国有资本的效能,增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。为此,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,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,推动国企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,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。

5. 加强党的领导,确保国企改革方向正确

国企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,确保改革方向正确、目标明确。要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,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,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,为国企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。

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:新的挑战与机遇

2024年,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进入新的阶段,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
1. 完成70%以上主体任务,明确衡量标准,确保改革目标实现

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强调,要尽快明确70%的衡量标准,并与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相衔接,前瞻性做好通盘考虑。要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,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,确保改革目标顺利实现。

2. 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,强化考核引导

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,要找准行动方位,加强考核引导,推动国企增强核心功能,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。

3. 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,更广更深落实

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是国企改革的基础,要形神兼备,更广更深落实,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,为国企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

4. 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,形成改革组合拳

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和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,要统筹推进,形成改革组合拳,推动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强化科技创新,培育新质生产力,迎接未来挑战

2024年,国企改革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,培育新质生产力,迎接未来挑战。

1. 积极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

要通过重组整合,进一步优化结构,推动国有企业积极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。

2. 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力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

要进一步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,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力,激发企业活力与潜力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、价值创造能力与盈利能力,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3. 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,盘活存量资源,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

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,剥离处置“两非”“两资”、盘活存量资源,以及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,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,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。

“两非” “两资”处置:改革的攻坚战

“两非” “两资”处置,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,也是改革的攻坚战。

1. 积极开展“两非”“两资”相关处置出清工作,强化跟踪监测和考核约束

要积极开展“两非”“两资”相关处置出清工作,强化跟踪监测和考核约束,建立健全识别预警长效机制和部门联动绿色通道,确保处置工作顺利推进。

2. 推动中央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,协调政策支持,提高企业存量土地盘活积极性

要推动中央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,遴选试点项目,协调政策支持,提高企业存量土地盘活积极性,释放土地资源的潜力,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资金来源。

3. 强化统筹谋划、优化配置资源,指导中央企业因地制宜、因企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

要强化统筹谋划、优化配置资源,指导中央企业因地制宜、因企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是什么?

A1: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是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,提高国有资本效率,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Q2: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哪些主要任务?

A2: 主要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。

Q3:如何评价国企改革的成效?

A3: 国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,例如完善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、健全了市场化经营机制、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、增强了国企核心竞争力等。

Q4:国企改革面临哪些挑战?

A4: 国企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,例如一些长期制约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彻底破除、部分国企创新能力不足、价值创造能力与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等。

Q5:如何推动国企改革取得更大突破?

A5: 推动国企改革取得更大突破,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,强化科技创新,培育新质生产力,迎接未来挑战。

Q6:如何看待“两非” “两资”处置工作?

A6: “两非” “两资”处置工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,也是改革的攻坚战。要积极开展相关处置出清工作,强化跟踪监测和考核约束,确保处置工作顺利推进。

结论

国企改革,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,不断开拓新的航线,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2024年,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,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,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党的领导下,国企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突破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